010-80850896;13001093985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寻真动态 > 寻真法律评论
寻真动态NEWS
本所动态
投资美国

券商投研“暗涌”:代写研报三天出炉,尽调外包服务一条龙

发布时间:2025-02-13 17:30:37 作者:记者 郝彦 来源:北京商报

“研究报告代为执笔,最快三天出稿”“上万元包尽调全服务”,在光鲜的券商投研、保荐业务幕后,藏着“隐秘的角落”。

监管狠抓研报违规、三令五申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但部分券商借他人之手行分内之事,暗藏隐患。外包权责如何界定,是否踩在了合规准绳的边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中,各家券商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代写研报最快3天交稿

“很多券商都来做过,您不用担心。”在北京商报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代写券商研报服务是否可靠时,某互联网平台的一位卖家这样打起了包票。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小红书、淘宝等平台存在多个售卖代写券商研报、尽调报告的服务。例如,小红书上就有多位博主多次发布长期代写各类报告的帖子,代写内容包括行业研报、基金尽调报告、投行尽调报告等。

图片来源:卖家提供

图片来源:卖家提供

记者私信其中一个账号,对方表示,其具有CPA、基金从业资格,具有丰富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尽调经验、财务尽调及IPO经验。专业度高、写作能力强、服务质量可保障。当前可接单券商研报、尽调报告,对方发来两张案例图片向记者证明自己的专业性,记者通过对比发现,该案例稿中信息或直接指向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除了小红书,淘宝也成为售卖研报代写服务的一大市场。在淘宝平台,已有多个有关证券、金融、股票等报告代写的服务在售,记者咨询下单流程,卖家均表示当前可以直接接单券商研报、尽调报告。

一位平台显示已售1000余单的卖家表示可以帮忙操作券商研报、尽调报告,最快三至四天即可交稿。买家只需提供报告参考模板、目标公司即可。记者搜索买家评论发现,该家评价褒贬不一,有买家已成为回头客,但也有买家点评报告拖拖拉拉,效率低。

图片来源:卖家提供

那么,操作专业的券商研报、尽调报告,代笔人员是否有资质呢?对此,对方仅向记者发来一张姓名打码的证券行业专业人员水平评价测试通过结果,考试日期在2017年2月。而根据中证协发布的《证券行业专业人员水平评价测试实施细则》,已通过水平评价测试的证券行业专业人员,在证券行业从业或任职期间的所有测试成绩持续有效;测试达到基本要求后36个月内未进行执业登记或未任职,或从证券行业机构离职超过36个月的,所有测试成绩失效。这也意味着,若相关代写人员并非证券行业在职人员,则其资质及专业度仍然存疑。

费用方面,对方告诉记者,报告要根据内容复杂程度来定价,按照记者提供的一份30页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周报研报模板来计算,每份需要300元。对方表示,国金证券、长城证券等多家券商均有人来做过,不涉及保密内容,不用担心。

就公司内部是否存在研报代写的情况以及相关行为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北京商报记者采访西部证券、国金证券、长城证券等多家券商,但截至发稿未获得正面回复。

尽调业务“代工厂”

除了研报代写外,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上述提及的部分互联网平台中,券商尽调业务外包也成为一大“热门”服务。例如,搜索尽调公司可以发现,市场中已有不少机构正等候接单。

记者以券商身份致电北京某咨询公司,对方在听闻来意后直言,“又是券商吗?近期已经有太多券商咨询尽职调查相关服务了,先出示凭证证明身份才能进一步交流”。

另一家机构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客服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接单券商尽职调查委托。尽职调查涵盖项目信息核实、设计评估等多方面,流程包括资料准备、资料核实、现场尽调、高管访谈、撰写报告等环节,会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图片来源:客服交流截图

“公司主要是为券商做技术尽调,有给券商做过的尽调案例,尽职调查服务费用因项目复杂度和需求不同而有所差异,单个项目一般不超过38000元。”该客服人员表示。

除了技术可以外包外,还有卖家强调可以接受全权委托。淘宝某卖家表示,个人接受过证券公司委托的尽调服务,可以全权委托。尽调报告服务价格较贵,要达到上万,具体定价还要根据个人需要和项目情况来评判。同时尽调服务时间也会较长,包括实地走访服务,正常要15天及以上。大部分业务都是公司本身需要,而非个人,有些客户会提前交意向金,提前锁单。

在被问及与哪些券商合作过相关服务时,对方则回绝道:“这个信息不方便告知,毕竟这也是券商自己内部需要做的。”

业内人士观点不一

面对每日更新出炉的海量研报,动辄百页,直接关系到企业上市的尽调报告,代写、外包是否已经成为业内的高效“秘籍”?

有多位券商从业人士表示,相关话题较为敏感,仅适合私下交流。此外,或出于隐蔽性较高、各家机构具体情况不同等因素,业内对代写研报、尽调外包相关现象也存在不同看法。

沪上某券商从业人员表示,保荐业务对于券商而言应当是核心,这是投行必须自己去做的,若涉及请第三方写尽调报告,进行尽职调查,则应该是做些辅助工作。最终尽调报告材料交付、质量把控都由券商直接负责。“全部委托第三方尽调,最后署名盖章是肯定不合规的,如果这样做券商凭什么收费呢?”

聚焦代写研报方面,某大型券商市场人士表示,公司研报都是由研究所操作,身边案例看,研报代写行为比较少见。

也有从业多年的券商人士直言:“代写研报肯定是不合适的。但个人猜测,业内这一情况应该很常见,但判定研报代写服务的度可能很难把握。刚入行的分析师或不太尽职的分析师可能会大面积引用代写原文、数据。”该人士还发出疑问,“当前,券商研报‘满天飞’,到底这么多研报能有怎样的影响力?其实个人看来,关注度并不高,影响甚微”。

上述沪上某券商从业人员还对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个人从行业视角来看,代写券商研报的可能性较低。事实上,目前券商研究所实习生用人成本已经较低,券商可能存在用实习生代写研报的情况,但应该没有必要去小红书、淘宝找资质存疑的人员代写研报。”

“个人分析代写研报的可能场景包括券商分析师对某个技术领域不了解、不熟悉,请外部专家提供专业服务。不过,业内合规对券商分析师都有着基本的要求,即‘独立、客观、审慎’,一般情况下,券商分析师即使请外部专家辅助,也需要对数据、事实进行验证,并非全盘认可,拿来即用。”该券商从业人员进一步补充道。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鼎亮更明确指出,券商研报是专业的金融分析报告,撰写研报需要分析师具备专业知识、进行深入调研和独立思考。研报代写行为违背了证券分析师的职业操守,违反了行业的自律规范,破坏了证券研究行业的诚信和专业形象。代写研报质量参差不齐,或无法真实反映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扰乱市场正常秩序,使投资者难以获得准确、真实、可靠的信息,最终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券商仍是直接责任人

从监管要求来看,中证协早在2020年5月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中就已提及,以经营机构的名义发布研究观点、提供研究服务的人员必须是公司正式员工。经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邀请外部专家参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以外咨询服务的管理制度。不得通过外包或与第三方签署业务收入分成协议等类似形式,安排没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质的机构或个人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而在券商尽调方面,监管此前也已有明确的规定。

2024年9月,中证协发布新修订的《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其中提及保荐代表人应当全程参与项目执行,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发行人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资料进行尽职调查、审慎核查,包括但不限于参与重大事项讨论、编制尽职调查计划、制定尽职调查问题的解决方案、上市辅导培训、重要或异常客户及供应商走访、银行流水核查或复核核查记录、复核工作底稿等,保荐代表人参与尽职调查的过程应及时记录在尽职调查工作日志中,并作为保荐工作底稿的一部分。

另据中国证监会2022年修订的《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保荐人应恪守独立履责、勤勉尽责义务,根据法律规定和客观需要合理使用第三方服务,不得将法定职责予以外包,保荐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不因聘请第三方而减轻或免除。保荐人需要调查第三方机构的基本情况、资质、执业记录,了解所聘请的第三方和具体参与人员是否具备执业所需要的资质,是否存在不良执业记录,保荐人应明确第三方机构和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并复核其工作成果和结论。

图片来源:壹图网

对于上述行为可能对行业产生的影响和责任边界,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直言,研报、尽调业务外包,其中确定责任的边界可能会较为模糊,资质存疑的外包服务充斥市场则可能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给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德怡则坦言,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券商使用外包服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保证质量的角度来看,还是应当由券商自行完成全部委托任务。

王德怡认为,券商尽调业务中,有一部分属于事务性工作,监管部门并没有对外包行为予以禁止,但涉及提交最终成果的核心工作部分,应当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完成。否则,尽调报告的质量会大打折扣。民事角度上看,券商提供尽调服务,其合同的相对方是委托人,外包机构相当于分包方或转包方,外包机构并非委托人的合同相对方。如果相关报告存在质量问题,首先应当承担责任的是券商,而非外包机构。

卢鼎亮进一步指出,券商对外包机构的管理和监督难度较大,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出现外包机构不尽职尽责等情况。券商作为尽调工作的最终责任主体,需要对外包尽调的结果负责。如果尽调存在问题,券商不能以尽调外包为由免除自身责任。外包机构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如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尽调结果失实,应赔偿券商因此遭受的损失。同时,如果因尽调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券商在对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根据与外包机构的协议,向有过错的外包机构进行追偿。

已有多家券商踩监管红线

仅从监管“点名”情况看,此前因研报业务违规、尽职调查未能勤勉尽责等原因收到监管函的券商已不在少数。过往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方正证券、华安证券、国元证券、东海证券等均因涉及研报违规而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2024年2月,华安证券被指在发布的涉及“左江科技”等研报存在制作不审慎的情形;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过程中,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质控、内核把关不严,持续督导不到位,安徽证监局对华安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同年4月,东海证券存在部分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撰写不够审慎、客观等问题被江苏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华林证券资管部落董事总经理贾志解读称,券商研报涉及违规情况时有发生,与证券卖方研究内卷严重有关。研报数量、路演次数、派点规模都是可量化的硬指标,可能存在部分研究员为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情况。

此外,另有多家券商因为尽职调查工作底稿不规范、获取信息不全面等问题被监管处罚。最新案例显示,2025年1月2日,四川证监局发布公告表示,宏信证券存在质控部门对投行项目尽调底稿把关不严等问题,对其出具警示函。

更有券商因此背上巨额罚款。2025年1月2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2025年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涉及国美通讯、紫鑫药业相关保荐项目未能勤勉尽责,出具的《发行保荐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包括未审慎核查、走访流于形式等。违反《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东吴证券及员工合计被罚没超1500万元。

有券商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监管已加强了对于券商研报、“看门人”职责合规性的管理,其中,券商研报应严格遵守发起、制作、审核、发布的工作流程或工作标准。合规风控相关人员应对研报的撰写人员资质、数据来源、要件完备性进行把控。而作为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更应提升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制度优化等方面。合规经营始终是证券公司生存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

< 上一篇20万起步,银行内推“花钱买岗”调查,捷径还是陷阱
下一篇多家银行频现“被开户”!有消费者起诉维权一审判赔5000元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邮编:101100
网址:http://www.xunzhenlaw.com 邮箱:xunzhenlawfirm@foxmail.com; wdyway@qq.com
联系电话:010-80850896;13001093985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赵登禹大街通州富力中心B02栋0716
扫一扫了解更多
扫一扫了解更多

COPYRIGHT©2022ALL RIHGTS RESERVED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643号